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同时,景德镇陶瓷也是世界语言,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洋景漂”是景德镇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工作者和青年创客,他们追寻着“诗和远方”来到景德镇,学习体验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他们对景德镇陶瓷情有独钟,享受这里生产活跃、生活闲适、生态优美“三生融合”的艺术和生活气息,这是一种自发对中国陶瓷文化的向往,反过来又影响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新发展,人们把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青年创客称为“洋景漂”,而景德镇的“洋景漂”主要聚集在珠山区。
春和景明,三宝陶源谷绿树成荫。4月3日,位于珠山区三宝陶源谷景区入口的湖田窑博物馆迎来了一群有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外国朋友。由中共珠山区委宣传部、珠山区融媒体中心和市“景漂”流动党员党委联合主办,“陶瓷文化跨越国界——‘洋景漂’体验非遗、参与申遗活动”在湖田窑遗址举行。
来自新加坡、俄罗斯、英国、加纳、韩国、日本、印度、墨西哥、德国等众多国家的“洋景漂”艺术家和青年创客齐聚于此,打卡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湖田青白瓷文化遗产,实地了解珠山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
精美的陶瓷器物、蘸满岁月痕迹的古瓷片,以及深埋地下的考古遗址发掘现场,让“洋景漂”们叹为观止,他们边走边看,一路与珠山区的本地陶瓷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感受深厚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底蕴。湖田窑博物馆以元代“马蹄窑”遗址为起点,生动还原湖田窑从五代至明清的制瓷技艺演变的历史。“宋代‘支钉叠烧’留下的痕迹,印证了当时‘一器多匣’的智慧。”来自加纳陶艺家Caleb Dodoo(多多)手抚青白瓷残片感慨,“这些细节是陶瓷文明的‘活化石’。”
随后,“洋景漂”来到珠山区“景漂”人才服务中心,参加正在这里举办的申遗专题讲座。众所周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术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发明,对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审美和全球交流互鉴做出了突出贡献。景德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能够向世界呈现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景德镇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手工业时代制瓷技术的集大成者。
“景漂”流动党员党委书记、非遗传承人章晨担任讲座主讲,他以《何以“景德镇”千年瓷都的传承之光》为题,与“洋景漂”进行深度交流。景德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建设国家试验区的“龙头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是景德镇人民推动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重要文化实践,章晨分享了自己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开展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的初心体验,他热情的邀请世界各地的“洋景漂”都能深入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积极参与景德镇申遗、助力景德镇申遗。